由蜀道集團川高公司參與主編的4部四川省公路工程BIM信息模型省級地方標準已于近日由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發布,將于2023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繼江蘇、江西、廣西等地之后發布的又一項公路工程BIM省級地方標準,也是四川省首次發布的公路BIM省級地方標準。
隨著四川省公路建設快速發展,包括行業主管部門、投資人和建設、運營、養護等相關管理單位,以及設計、施工等項目參建各方對于項目全生命周期信息化、數字化的需求顯著提升,已形成了基于信息模型的工程數字化發展浪潮瀝青網sinoasphalt.com。但是,由于缺乏規范統一的實施標準,導致不同項目間數據難以融合、不同階段的數據難以流轉等系列問題,從根本上限制了基于信息模型的數字化發展,對促進整個公路行業提質增效和管理提升帶來了不利影響。
2021年5月,川高公司聯合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蜀道集團藏高公司等單位,在廣泛調研國內外BIM標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了近5年在建及運營高速公路BIM項目成功經驗,并結合四川省公路BIM應用特點及使用需求,共同申報了4部四川省公路BIM地方標準,推動了BIM地方標準得到進一步地擴展和細化。
標準包括《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1部分:統一技術要求》(DB51/T 3092—2023)、《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2部分:設計技術要求》(DB51/T 3093—2023)、《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3部分:施工技術要求》(DB51/T 3094—2023)、《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4部分:養護技術要求》(DB51/T 3095—2023)4個部分,全面覆蓋了設計、施工、養護三個階段的技術要求,規范了BIM分解及編碼方法、數據要求、應用方法等。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1部分:
統一技術要求》(DB51/T 3092—2023)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1部分:統一技術要求》(DB51/T 3092—2023)作為設計、施工、養護階段的總體要求,規定了公路工程信息模型架構、模型分類編碼、工程分解結構、工作分解結構、協同工作方法、交付等通用內容;逐一專業定義了信息模型的工程分解結構的層次關系及分解方法;規定了工程分解結構及工作分解結構關系,根據工程特征詳細定義工程分解結構的識別屬性,為工程結構身份的全周期唯一性提供了保障;根據應用需求定義了BIM用途并在此基礎上詳細擴展了精細度要求。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2部分:
設計技術要求》(DB51/T 3093—2023)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2部分:設計技術要求》(DB51/T 3093—2023)主要規定了設計階段信息模型的模型要求、設計應用方法、模型精細度、交付要求等內容,在不同的精細度下詳細定義了模型構成,滿足不同應用需求下的信息模型完整性要求,并逐構件定義了各種信息深度要求下的構件信息要求。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3部分:
施工技術要求》(DB51/T 3094—2023)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3部分:施工技術要求》(DB51/T 3094—2023)對模型要求、施工階段應用、模型精細度、交付等內容進行了規定,對臨時工程分類和編碼、層次結構關系、模型精細度、信息深度進行要求,并逐對象對工程分解結構與工作分解結構的關系進行了定義,在施工階段應用中對工程分解結構與工作分解結構的應用方法進行了建議,利于指導施工階段BIM應用策劃。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4部分:
養護技術要求》(DB51/T 3095—2023)
《公路工程信息模型規程 第4部分:養護技術要求》(DB51/T 3095—2023)主要規定了養護階段的模型要求、分類與編碼、養護信息模型創建、信息模型應用、模型精細度、交付等內容,對養護階段新建公路與在役公路的信息模型的提出要求,并針對在役公路信息模型創建提出了不同精細度要求的創建方法,提高信息模型應用的適應性,有利于推動在役公路數字化進程。
該標準的實施,對加快四川省BIM技術推廣應用,促進公路行業基礎設施數字化,實現BIM公路工程全周期傳遞應用,提高公路全周期數字化管理水平,助力公路行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