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高速公路綠色高質量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研究是以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廣東云茂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聚焦山區高速公路建設面臨的山高谷深、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環境敏感區域多、橋隧比高等難題,開展聯合攻關、集成創新,最終形成一系列創新成果,并成功應用于云茂高速建設全過程。
綠色建造?最美云茂
該項目依托工程——廣東省云浮羅定至茂名信宜(粵桂界)高速公路(以下簡稱“云茂高速”)
是廣東省“十三五”規劃的重要項目,由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廣東省公路建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受“一帶一路”專項投資基金支持,主線全長129.8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雙向四車道。云茂高速途經云浮羅定、茂名信宜和高州3個市的12個鄉鎮,于2017年10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建成通車瀝青網sinoasphalt.com。
2018年至2020年的3年間,云茂高速在廣東省約40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質量評比中均名列前五名,2019年入選廣東省平安工地典型項目。云茂高速建設項目將“守護綠水青山、建設美麗高速”作為指導思想,以裝配化設計與施工、色技術集成應用為特色主題,在“四新”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實現了“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節能高效、品質提升”的示范工程建設目標,綜合效益顯著,行業影響力大,社會滿意度高。
云茂高速于2021年被中國公路學會授予全國“最美綠色高速”稱號,是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的樣板工程,其建設管理經驗被譽為“云茂模式”。其創新成果形成專著8部,可復制性強,對綠色交通高質量發展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辨識問題?開展攻關
“山區高速公路綠色高質量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是支撐云茂高速綠色高質量建造的重要創新成果之一。該項目針對山區高速公路山高谷深、地形地質條件復雜、環境敏感區域多、橋隧比高的現狀,著重從如何優化橋梁、涵洞的裝配化施工技術、方法和工藝流程,降低高速公路建設施工過程中的臨時占地,減少對山區山體、植被、森林和水源的破壞;如何改進提升橋梁、隧道、涵洞的標準化施工工藝,從建設全過程,提高高速公路工程建設質量,降低山區高速公路地質等自然災害發生風險,降低行車安全隱患,減少對道路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如何通過北斗定位、激光偵測等先進技術手段,大幅度提高山區高速公路的勘測、設計、施工精度,最大程度地降低路線對山體的破壞、降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風險,提高橋梁、涵洞等裝配化、標準化施工的準確性和速度,降低施工時間成本和對沿線自然環境的破壞;如何充分利用公路沿線的地質、地形等山區自然條件,降低公路沿線自然景觀破碎度,提高廢舊資源再利用率,保護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實現山區高速公路“原生態”再現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
圍繞環境最優目標,該項目提出了零污染路面施工技術、廢舊資源循環利用技術、復雜邊坡穩定性北斗監測技術與生態修復技術;圍繞施工快捷目標,提出了裝配式涵洞標準化設計建造、鋼板組合梁橋標準化設計建造技術,形成通用圖指導工程實踐;圍繞管控智慧目標,提出了基于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的橋梁預拼接技術和隧道施工監控技術,搭建了廣東省公路工程“三級清單”模式下基于BIM技術的新型建設管理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質量專項風險評估體系。
國際先進?前景廣闊
該項目研究成果經行業權威專家評價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研究成果已在我國10余個省份的30余條高速公路、國省干道新建和改擴建項目中成功應用。應用結果顯示,該項目研究成果符合國家、行業和地方碳中和、綠色公路、品質工程示范工程建設發展需求,應用前景廣闊,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可為廣東省乃至全國高速公路綠色和高質量建設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