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車流量日益增加,我國部分高速公路通行能力已難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出行需求,部分路段車多緩行成為常態,制約了國家公路網整體效率的發揮。因此,為了緩解國省主干道的交通壓力、優化路網結構,對原有高速公路實施擴容改造勢在必行。
沈陽至??诟咚俟坊鸫逯笼埳蕉胃臄U建
2022年12月,沈陽至??趪腋咚俟坊鸫逯笼埳蕉危ㄒ韵潞喎Q“北二環高速”)改擴建先行工程動工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據悉,北二環改擴建項目路線起于與廣深高速相交的火村互通,接東二環高速公路,向北經蘿崗、長平后轉向西經太和、人和、江高等鎮后,終于與廣清高速相交的龍山互通,與西二環高速公路相接,改擴建路線全長約38.39公里。該方案采取“立體擴建+兩側拼接+單側分離”的方式進行改擴建,全線采用雙向十車道/十二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總投資169.83億元,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全線開工,預計2028年建成。
二環改擴建工程完工后,起點火村互通立交至八斗互通立交段采用雙向十二車道;八斗互通立交至終點龍山互通立交段采用雙向十車道。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高速公路網,對促進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廣州機場高速改擴建工程核準前公示,擬改擴建為雙向十至十四車道
2月2日,關于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核準前公示在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網站發布。
據公示信息,廣州機場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項目擬改擴建為雙向十至十四車道,按原路線進行改擴建,總投資為176.32億元(含建設期貸款利息、水田占補指標預購費),路線全長41.646公里,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項目起于廣州市白云區平沙互通立交,與華南快速路相交,途經白云區均禾街、人和街,花都區新雅街、花山街、花東鎮,終于廣州市花東鎮北興樞紐立交,與京港澳高速公路相交并順接街北高速公路。項目全線共設置橋梁63座,其中特大橋3座、大橋22座;設置10處互通立交,其中新建新石1處互通立交,改擴建平沙(樞紐)、蚌湖(樞紐)、太成(樞紐)、東湖、花山、花山北(樞紐)、金谷、山前(樞紐)、北興(樞紐)9處互通立交,另預留批頭嶺(清河)(樞紐)互通立交;新建九龍服務區,改造白云停車區。同步建設必要的交通工程和沿線設施。
其中,平沙至蚌湖段在舊路兩側各分離新建兩車道;蚌湖至白云機場段在舊路兩側各分離新建三車道;太成至北興段總體采用兩側拼寬雙向十車道擴建方案(其中山前至飛粵大道段采用在舊路南側新建五車道分離式路基)。也就是說,平沙至蚌湖段擬改擴建為雙向十二車道,蚌湖至白云機場段擬改擴建為雙向十四車道,太成至北興段擬改擴建為雙向十車道。
G4215成都經自貢至瀘州高速公路擴容
G4215成都經自貢至瀘州高速公路擴容項目位于四川成都市、眉山市、內江市、自貢市、瀘州市境內,采用原路擴容改造為主、局部新建的方式實施擴容。擴容路線起于成都第二繞城高速(永興樞紐),經成都市天府新區、眉山市仁壽縣、內江市威遠縣、自貢市大安區、沿灘區、富順縣、瀘州市瀘縣、龍馬潭區,止于合江縣九支鎮(川黔界),與既有成自瀘高速公路(貴州段)相接。
該項目線路全長約271公里,估算總投資約488億元,采用雙向八/十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行車時速100公里。
廣東廣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
廣韶高速公路是京港澳高速公路(G4)的重要組成部分。廣韶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全長約72公里,起點位于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途經廣州市從化、花都、白云,終點位于白云區太和鎮。自北向南依次與汕湛高速、佛清從高速、大廣高速、花莞高速、廣州北二環高速、華南快速相連。項目擬采用雙向十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進行改擴建,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
3月,交通運輸部公路局組織召開了廣韶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初步設計評審會。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初步設計資料基本齊全,滿足初步設計的深度要求,同意通過評審。項目計劃2023年7月底開工。
雙向十至十二車道!甬莞—莞佛高速、珠三角環線東莞至深圳高速公路將擴建!
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網站3月3日消息!東莞兩條重要高速公路甬莞—莞佛高速、珠三角環線東莞至深圳高速公路即將迎來改擴建,部分路段將從雙向六車道擴至雙向十至十二車道。
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門段改擴建工程起點位于東莞市常平鎮東深互通東側,終點位于虎門鎮五點梅樞紐互通附近,路線全長約40.4公里,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將現狀雙向六車道改造為雙向十至十二車道(五點梅段現狀雙向四車道改造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改擴建東深、常平(樞紐)—東莞東、常平、莞樟路、大有園(樞紐)、松山湖、龍大(樞紐)、大嶺山、花燈盞、懷德、五點梅(樞紐)互通立交共11處。
珠三角環線東莞至深圳高速公路塘廈至東城段改擴建工程起點位于東莞市塘廈鎮(莞深市界),終點位于莞龍互通附近,路線全長約46.6公里,采用高速公路標準,將現狀雙向六車道改造為雙向十至十二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改擴建大坪、塘廈(樞紐)、黃江、大有園(樞紐)、大朗、石大、寮步(樞紐)、管理中心、上屯、莞樟、莞龍互通立交共11處。
甬莞—莞佛高速公路常平至虎門段和珠三角環線東莞至深圳高速公路塘廈至東城段改擴建工程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莞佛G9411、甬莞G1523、珠三角環線G94)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莞市“五橫五縱五連”高速公路網的第三橫、第三縱。項目串聯了大灣區珠江兩岸、深穗莞惠4大城市,是灣區城市互聯互通的重要通道。兩個改擴建項目的建設,是加快珠三角一體化進程的有力保障,是助力東莞在“雙萬”新起點上持續高質量發展、促進城市經濟轉型、增強城市發展動力和區位優勢的有力舉措,同時可有效緩解地區交通壓力,更好地帶動沿線發展,推動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G50滬渝高速黃石至武漢段改擴建工程
4月15日,湖北省公路事業發展中心網站發布一則招標信息:滬渝高速公路武漢至黃石段(簡稱“武黃高速”)已納入《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現擬啟動本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6月13日,滬渝高速公路武漢至黃石段改擴建工程方案專家咨詢會在武漢召開。
這意味著武黃高速改擴建工程即將進入實施階段。網站信息顯示,滬渝高速公路武漢至黃石段為改擴建項目,老路按照1988年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一級汽車專用公路平原微丘區標準設計,路基寬度24米,雙向四車道。改擴建路段起于武漢市新建的武東收費站,止于黃石市黃石互通收費站。全線采用雙向十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全長約53公里,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全線設互通9座,橋隧比約42%。采用兩側拼寬為主方案改擴建。項目主要位于平原微丘區,建設條件較簡單,項目估算總投資約為172億元。
京港澳高速清遠至廣州段將擴建成雙向十車道
5月4日,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境清遠佛岡至廣州太和段改擴建項目(以下簡稱“該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以下簡稱“報告表”)被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受理,并在該廳官網上進行公示。全線將從雙向六車道擴建成雙向十車道,已于6月全線開工建設。
據悉,京港澳高速公路粵境清遠佛岡至廣州太和段位于廣州、清遠兩市,項目長度約72.63公里,原路基寬度33.5米,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全封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此次改擴建項目起點位于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石角鎮佛岡互通立交,順接京港澳高速公路韶關樂昌至清遠佛岡段,向南依次經過清遠市佛岡縣湯塘鎮,廣州市從化區鰲頭鎮、太平鎮,花都區花東鎮,白云區鐘落潭鎮、大源街道,終于廣州市太和鎮太和樞紐立交,與北二環高速公路相交并順接華南快速路。
報告表中透露,該改擴建項目設置互通立交9處,新建民樂互通立交1處(含民樂收費站),新建良田互通立交1處(含良田收費站);新建太和服務區1處,改擴建瓦窯崗服務區1處,改擴建佛岡服務區1處;改擴建廣韶管理中心1處;改擴建收費站5處;全線新征用土地248.05公頃。項目計劃于2027年6月全線建成通車,建設期4年。項目總投資154.5424億元。
京港澳高速公路廣州火村至東莞長安段及廣佛高速公路廣州黃村至火村段改擴建
5月17日,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網站發布關于京港澳高速公路廣州火村至東莞長安段及廣佛高速公路廣州黃村至火村段改擴建項目核準前公示。
項目按原路線進行改擴建,路線起于廣佛高速公路黃村互通立交,與廣州環城高速公路北環段相接,經廣州市天河區、黃埔區、增城區,東莞市麻涌鎮、中堂鎮、望牛墩鎮、道滘鎮、萬江街道、南城街道、厚街鎮、虎門鎮、長安鎮,止于東莞市與深圳市交界處的東寶河大橋,路線全長約71.126公里。
項目全線設置主線橋121座約33529.1米,其中特大橋11座約16780.3米、大橋37座約14441.6米;設置16處互通立交,其中新建科珠路、新塘南兩處互通立交;改擴建黃村(廣氮)(樞紐)、火村(樞紐)、麻涌、望牛墩、道滘、東莞、厚街、厚街南(樞紐)、新聯(樞紐)、太平(樞紐)、五點梅(樞紐)、長安12處互通立交;另有蘿崗、新塘兩處互通立交已單獨核準。設置麻涌、厚街兩處服務區,設置管理中心1處。同步建設必要的交通工程和沿線設施。
項目采用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高速公路設計標準進行改擴建,采用整體式雙向十車道斷面為主,局部路段根據既有高速公路情況和周邊控制因素采用兩側分離加寬和立體擴建斷面,整體式路基寬52.5米。全線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I級,其他技術指標應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規定。
福銀高速公路西安至永壽段改擴建工程
根據陜西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2022年4月發布的《國家高速公路福銀線(G70)陜西境西安至永壽段改擴建工程兩階段勘察設計及設計咨詢招標公告》,該項目沿既有福銀高速擴建,起點位于陜西六村堡收費站,終點位于永壽南立交,改擴建路線全長79.31公里,估算投資137.808億元。
起點至乾縣東樞紐立交段48.5公里采用設計時速120公里、路基寬53米的雙向十車道高速公路標準;乾縣東樞紐立交至永壽段30.81公里采用設計時速120公里、路基寬42米的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其他技術指標按照現行《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14)規定執行。
G45大廣高速公路花都北興至白云太成段改擴建工程
全線采用雙向十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全長約26公里,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全線設互通7座,全線橋隧比約38%。采用兩側拼寬為主,局部分離新建方案改擴建。項目主要位于沖積平原區,建設條件和交通組織、轉換復雜,項目估算總投資約為92億元。
什么是改擴建技術?
在原有的土木工程結構基礎上通過改造建設或擴充性建設,使原有結構能夠滿足新的功能需求。
改擴建技術分為哪幾種?
按工程結構可分為橋梁改擴建技術、公路改擴建技術、隧道改擴建技術和古建筑改擴建技術。
改擴建技術發展情況如何?
20世紀80至90年代,改擴建技術處于探索時期,各種規范和技術標準還不完善,實踐方案還不成熟。20世紀90年代,中國城市的規模和人口數量都有了快速的增長。同時,公路、鐵路運輸事業發展較快,高等級公路里程快速增長,橋梁工程建設也取得了較大進展。此階段,中國的改擴建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其理論研究也越來越深入,改擴建工程的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雖然這一階段的技術規范標準已初具一定的規模,但仍不能滿足中國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進入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基建事業已具有相當大的體量,高速公路里程、鐵路運營里程、橋梁跨度不斷刷新世界紀錄。中國的技術規范和標準不斷發展,理論研究和創新發展比肩國際水平,相關的改擴建技術和理論發展較為成熟,為科學研究和工程的實際應用提供了技術和理論支撐。這一階段的改擴建技術和規范標準呈現多樣化、高標準和精細化等特點,已為眾多施工設計和工程實踐提供了技術性支撐。
很多發達國家并沒有進行較大范圍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所以改擴建工程的實際經驗較少。歐洲、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高速公路發展歷程較長,其建設規劃、發展理念、經濟發展、城市布局、交通組成、建設模式和投資方式與中國有很大的不同。隨著經濟和交通的高速發展,發達國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高速公路擴容改建工程。但由于這些國家大多土地資源豐富,絕大多數高速公路采用寬中央分隔帶設計,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兩側大多設置了集散車道(用于收集和疏散高速公路交通),因此其擴建形式多采用了原位加寬的方式。在中央分隔帶不能滿足要求時,優先采用兩側拼接擴寬,如美國的15號高速公路。在多車道(大于八車道)高速公路交通組織上,大量采用了分離斷面或集散加快速的處理方式。
高速公路改擴建有哪幾種常見方式?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擴容改造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移位新建復線,在既有高速通道內新建復線;另一種是原址擴容,對既有高速進行改擴建,增加車道數。沿老路擴建可以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與現有路網和經濟帶的適應性最佳。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高速公路改擴建又大致分為兩側加寬、單側加寬和混合加寬3類方式
改擴建設計分為哪幾個程序?
調查、收集、整理原有設計、施工、養護維修等技術資料;
現場勘查待改擴建結構;
對改擴建結構進行檢測、鑒定,檢測項目主要包括結構表觀質量、構件缺損狀況、混凝土強度、保護層厚度、結構空間線形、結構服役條件等。鑒定時參考現場質量檢測的結果、對改擴建工程結構進行承載能力分析、安全性評估。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檢測和鑒定工作均應由具有相關資質的專門機構完成;
確定改擴建設計方案;
結構復核計算和分析,結構工程師應根據檢測鑒定報告和改擴建工程設計方案進行結構計算和分析,并據此結果進一步開展優化設計。
高速公路改擴建與新建高速公路相比,在實施過程中有什么不同之處?
與新建高速公路相比,改擴建工程最大的不同就是“邊通行、邊施工”,交通組織復雜、安全管控風險大。改擴建工程的基本做法是原有道路一半通行、一半施工,在不中斷交通的環境下組織施工,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道路通行安全風險與施工安全風險疊加。第二個不同是“邊拆邊建”,工序雜,施工難。由于區域干線公路、航道等級的提升,高速公路原有橋梁跨徑和高度不足,改擴建項目往往需要拆除既有橋梁后再進行重建,拆除作業難度大、風險高,作業周期也遠大于新建項目。第三個不同是施工精細化程度要求更高,質量管控難度更大。既有高速經過多年運營,老路老橋病害多,有效根治工作量大,且新老路、新老橋如何精準拼接、控制差異沉降都是系統性難題。
來源:綜合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交通運輸部公路局、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廣州日報、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長江日報、中南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澎湃新聞、清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