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蘇油田部署的首塊高密度三維——永安高密度三維,同過去10年在該地區部署的高精度三維相比,觀測系統橫縱比由0.33提高到了0.72,為提高復雜小斷塊成像精度奠定了基礎。充分利用高密度三維寬方位的特點,建立精確的速度模型,成為該區地震資料處理工作的關鍵。
此前,常規層析建模技術大多基于共偏移距域數據,其偏移道集缺少方位角信息,導致在反演過程中常常忽略了射線的真實方位,從而影響了成像精度瀝青網sinoasphalt.com。
江蘇油田物探研究院通過“揭榜掛帥”形式組建課題組,結合永安高密度三維觀測系統特點開展技術攻關,建立了一套基于OVT域方位角分組的寬方位層析速度建模技術。該技術解決了“束狀采集主線方向覆蓋次數高于聯絡線方向覆蓋次數”等問題,提高了同相軸校平質量和小斷層的識別精度,對小斷塊的細節刻畫更清晰,進一步增強了該技術在蘇北盆地勘探研究中的適用性。
依托寬方位層析建模技術完成的高密度三維處理成果應用于永安地區勘探開發見到明顯成效。部署的2口探井獲得平均日產15噸以上的高產油流,并先后實施多口高效開發井,新增商業可采儲量在江蘇油田同類儲量中占比達16.3%。
寬方位層析建模技術在蘇北盆地的首次應用,驗證了該技術在提高寬方位地震資料復雜小斷塊成像精度方面的有效性,為東部老區地震成像研究提供了新的速度建模思路。